大有小。总之,须选取自己认识更深刻的、有论据能把握的来写。只要借助经典的事例,讲出深刻的道理,就是好文章。
【参考范文】
盲目从众逐风,其害大矣。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曾痛切地批评吾国学人,总好追风,一时之所尚,则群起而趋,莫名所以;不久,风气一变,则又复逐之如故;并且指出此等逐臭恶习,养成了国人业无恒定,事不深入的浮动之性,此乃中国学人的死症。
在这里,十力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吾国学人的痼疾,从而告诫我们:要有独立的见解,不能一味地从众逐风,盲目从众逐风其害大矣!其痛切之情溢于言表。
盲目逐风,一害,使人失去独立的见解和奋斗的目标。追风者,往往是什么东西一出现,就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来龙去脉,不问所以然,便一哄而起,从众而行。这种人没有自己的信仰,缺乏独立的思想,更无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如水上萍,墙头草,久之,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思想窒息。如此,小则丧失掉个人的生机与前途,大则阻碍集体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因此,盲目逐风从众要不得,无论是个人、集体还是国家,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没有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盲从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的指令,而是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奋斗的目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取得了全国的解放和今天的成就。所以,保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奋斗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盲目逐风,二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和创新力。一直以来,我国很多做学问的人都有跟风赶“时尚”的嗜好,看到有人在某个领域做出一点成就,就蜂拥而上、扎堆研究,一时间关于该话题的论文满天飞;等一段时间过去了,有人手里的“急就篇”论文还未发表,却倏忽发现又有新话题出现,于是把手头的稿子扔掉,又去赶写新的论文了。这看起来学术很繁荣,却是实实在在的造假,论文虽多,却没有一篇有创见,拿得出手。究其根源,他们不是在做学问,而是在追虚名,逐实利。一个人把治学当成生意来做,必会好动无恒,盲目逐风,哪里还会有创造性和创新力。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只有淡泊名利,有理想的人,才不会被不良风气所腐蚀,才不去随波逐流,而是踏踏实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创造自己的事业。司马迁没有完全照搬前人历史传记的模式,而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了自己的纪传体的新模式,更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邓小平没有完全跟风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而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更终实现了中国的繁荣昌盛。
盲目逐风,三害,使人变得庸俗浅薄而终生一事无成。事实告诉我们,人但凡想要做出一项成就,非得花大心思、下大苦功、花上五年十年乃至数十年不可,甚至还会面临更多的困境和冷遇,也许要尝尽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司马迁写《史记》,在忍受宫刑的巨大屈辱中,花了十八年才完成;歌德的经典之作《浮士德》更是横跨其写作生涯的全部。许多有成就的大师的故事都告诉人们,没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写不出有深度的作品的,因为思想需要沉淀,作品需要磨练,浮躁跟风式的态度连大师的皮毛都摸不到。而今逐风者一般都缺乏远大而坚定的目标,面对纷纷扰扰的名利,既耐不得寂寞,又经不住诱惑,其所谓做学问,或为迎合他人口味,或为哗众取宠,不过是游戏人生,为追名逐利做秀而已,哪里是真做。如此态度做学问,如何能成为大师?
总之,人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和方向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做一个敢于创造,乐于创新的人;而不能盲目从众逐风,致使虚度自己的年华而遗恨终生。
历史是公正的,那些喧嚣的逐风者终将随风逝去,而那些真正做学问的大师则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参考范文简评】
这是一篇典型的新八股结构的佳作。全文三部分八段,结构严谨完整,行文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标点正确。
引论部分两段,一段概括题干材料,二段亮明观点,简练明确。
本论部分四段,先用三个段落对盲目逐风的危害进行分析论证,并指出正确的做法。再用一段联系实际,仅作概括提示,引发读者去联想,词省而意丰。
结论部分二段,一段总结全文,对论点作进一步强调。二段以对比盲目逐风与真心治学者的不同结局作结,以警醒人们,余味无穷。
本文虽是“批驳型”的论文,但批中有立。行文中作者将二者结合起来,或举例或引言或析理,论证有力,剖析透彻,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观点鲜明。尤其是,以排比的格式,引出三个分论点,造成论辩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故不愧为一类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