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解释是联考逻辑部分论证类题目中一类典型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题干内容的理解以及能否从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来解释题干中的事实内容。对于题干的解释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解释矛盾事实和解释无矛盾事实。中公考研管综逻辑老师整理逻辑论证类题目中原因解释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
前者需要考生正确理解题干中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来解释矛盾,后者需要考生从选项中选择最能解释题干提到的某种理论或现象的原因,总而言之都是需要考生从选项中选择对题干的原因或解释。下面就跟随中公考研管综逻辑老师从几道历年考研试题中感受一下这类题型考查方式吧。
【考研试题展示1】
我国中原地区如果降水量比往年偏低,该地区的河流水位会下降,流速会减缓。这有利于河流中的水草生长,河流中的水草总量通常也会随之增加。不过,去年该地区在经历了一次极端干旱之后,尽管该地区某河流的流速十分缓慢,但其中的水草总量并未随之而增加,只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
A.经过极端干旱之后,该河流中以水草为食物的水生动物数量大量减少。
B.河水流速越慢,其水温变化就越小,这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繁殖。
C.如果河中水草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周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危害。
D.该河流在经历了去年极端干旱之后干涸了一段时间,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
E.我国中原地区多平原,海拔差异小,其地表河水流速比较缓慢。
【正确答案】D。
【中公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方式中要求解释矛盾现象。因此,本题属于原因解释。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明确解释对象
题目要求解释矛盾现象,因此要先通过关键词“但”定位前后内容的矛盾现象,即河流流速变缓,本应该使水草总量增加,但事实情况是水草总量并未增加。
2、看选项用排除
A项:按照此项说法,以水草为食物的水生动物大量减少后,水草理应增加,无法解释去年该地区水草总量并未增加这一事实,因此A项错误;
B项:按照此项说法,水草总量也理应增加,无法解释该地区水草总量并未增加这一事实,因此B项也错误;
C项:此项说法仅提到水草可能对周边其他物种的生存产生危害,无法解释题干的矛盾事实,因此也错误;
D项:此项提出河流极端干旱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干涸,导致大量水生物死亡,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水草,因此去年该地区水草总量在极端干旱后并未增加就是理所应当的事实了,此项合理解释了矛盾前后的事实情况,因此为正确选项;
E项:此项提到的内容与题干的矛盾事实无关,无法解释题干,因此为错误选项。
【考研试题展示2】
某公司办公室茶水间提供自助式收费饮料。职员拿完饮料后,自己把钱放到特设的收款箱中。研究者为了判断职员在无人监督时,其自律水平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特地在收款箱上方贴了一张装饰图片,每周一换。装饰图片有时是一些花朵,有时是一双眼睛。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贴着“眼睛”的那一周,收款箱里的钱远远超过贴其他图片的情形。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A.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缺乏自律能力。
B.在该公司工作的职员,其自律能力超过社会中的其他人。
C.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该公司职员看到“眼睛”图片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D.该公司职员看着“花朵”图片时,心情容易变得愉快。
E.该公司职员看到“眼睛”图片时,就能联想到背后可能有人看着他们。
【正确答案】E。
【中公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方式中要求解释某种无矛盾现象。因此,本题属于原因解释。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明确解释对象
提问方式要求解释某个实验现象,因此要正确理解实验过程,抓住关键词来解释。该实验的关键词为“眼睛”。
2、看选项用排除
A项:此项说法代入题干后无法解释贴着“眼睛”图片的那周,收款箱里的钱远远超过其他情况,故不选;
B项:此项说法代入题干后也无法解释实验结果,故不选;
C项:此项说法虽然提到了“眼睛”这个关键内容,但仅仅靠感动解释收款箱里的钱远远多于其他情况太过牵强,看到眼睛图片未必会感动,就算感动也未必会付钱,故不选;
D项:此项提到了“花朵”这个内容,无法解释看到“眼睛”图片后收款箱里的钱远远超过其他情况的事实,故不选;
E项:此项谈到员工看到“眼睛”图片会联想到背后可能有人看着他们监督他们付款,因此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付款,综合五个选项来看,这种解释是最为合理的,因此选择此项。
希望大家在备考中认真细致,最终考入理想院校。同时,中公管理人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MBA课程,包括考前跨越营和精品课程,如果大家在备考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咨询中公管理人(www.mbazl.com)。欢迎关注中公MBA,掌握更多院校考研资讯,为考研复习备考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